辣条涨价1元引发2亿亏损?卫龙继续冲刺港交所
财联社|新消费日报11月26日讯(研究员 梁又匀),辣条早在今年6月末,元引辣味休闲零食品牌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(下称“卫龙”)就已通过了港交所聆讯,发亿但却迟迟未能启动招股程序。亏损 11月23日,卫龙随着“辣条第一股”龙最新业绩数据的继续更新,品牌的冲刺犹豫与艰难被摆在公众面前。 “我们的港交客户需要一定时间应对该价格调整” 财报显示,相较于卫龙2019年至2021年业绩复合增长达19.1%的辣条从容与强势,截至2022上半年,元引卫龙总营收为22.6亿元,发亿同比下滑1.8%。亏损同时,卫龙公司由盈转亏,继续仅半年亏损就达到了2.61亿元,冲刺对比而言,2021上半年卫龙净利润为3.58亿元。 销量的下降和亏损几乎体现在卫龙调味面制品、蔬菜制品、豆制品以及其他全线产品上。 卫龙表示主要有两大原因,其一是上半年疫情对公司生产和交付产生了影响;其二是品牌对主要产品类别采用了新包装、生产工艺、配方等进行升级,并作出了价格调整,“致使我们的客户需要一定时间应对该价格调整,所以销量受到了暂时性的影响”。 从财报公布的产品均价来看,销量最好的调味面制品(如辣条、亲嘴烧等)相比去年同期涨价1.6元/千克,环比2021年末涨价1.3元/千克;蔬菜制品(如魔芋爽、海带等)同比涨价2元/千克,环比涨价1.9元/千克;豆制品及其他(如卤蛋、豆皮等)同比涨价4.7元/千克,环比涨价4.2元。 综合来看,销量较少的豆制品及其他涨价最为明显,蔬菜、调味面制品次之。相较于品牌2019年至2021年,上述品类平均每年分别涨价0.27元/千克、-0.07元/千克以及2.87元/千克,本次卫龙在半年内的快速提价堪称前所未有。 涨价的冲击最先体现在销售额上,2022上半年,调味面制品销量首当其冲,同比下降13.82%;蔬菜制品销量同比下降3.94%;而涨价最明显的豆制品及其他销量则同比下降19.71%。 受销量下降影响,即使产品涨价,公司最终营收也未能做到与2021上半年持平,同比下降1.8%,足以见得涨价所带来的冲击。 尽管考虑到卫龙上半年生产工厂、物流及线下零售网点交付存在不确定,但对比而言2020年、2021年同属疫情期间,公司产品销量增速却仍能保持5%以上。 从细分品类上看,涨价确实能带来部分营收的增长。卫龙在财报中表示,在往期记录中,精包装产品的销售收入(以绝对金额及占比计算)高于经典包装产品的销售收入。 上半年,调味面制品精包装产品、蔬菜制品营收同比分别上涨了6.91%和3.11%。 值得一提的是,卫龙存货管理表现较好。财报数据显示,2019年至2021年以及2022上半年,卫龙存货分别为3.99亿元、5.41亿元、6.04亿元及5.1亿元。 此外,截至今年9月30日,卫龙已售出或使用存货2.66亿元,占上半年存货总数的52.2%。存货周转天数为72天,虽有所延长但相对稳定。 辣条升级,欲摆脱产品单一化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,至2026年,我国辣味休闲食品行业潜在市场规模将达到2737亿元,年均增速约为9.6%。以2021年零售额计算,卫龙在国内辣味休闲食品中市场份额达到了6.2%,位列第一。 数据上,2019年至2021年卫龙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19.1%,2021年净利率达到17.2%,较同期行业平均增速4.2%以及利润率10%优势明显。 在品牌介绍中,卫龙也将自己定位为备受国内年轻人喜欢的休闲食品品牌。同时,在电商和社交媒体渠道中,卫龙通过营销活动、打造新潮品牌形象,使得不少年轻人自发地成为品牌传播者。 但另一方面,从大众零售、街边小卖铺起家的卫龙,其所面临的转变“垃圾食品”负面印象、提升口碑、获得更多年龄层认可等困境,目前只有通过品牌升级以及走高端化路线化解。随着国民收入提升以及消费升级时代的到来,该思路一定程度上顺应了时代的发展。 最新招股书显示,2021年以及2022上半年,卫龙在服务预付款中的支出显著上升。除了促销和广告之外,卫龙分别支付了3194.9万元和1765万元,用于品牌定位及升级咨询。而在2020年之前,卫龙相关支出为0。 为升级产品、工艺和包装,进而实现品牌升级,2022上半年卫龙的研发费用达到了693.4万元,而2021全年研发费用仅为549.7万元。 然而面对卫龙的升级,以及升级带来的产品涨价,市场暂时未能给出很好的回复。 在卫龙内部,产品升级带来的毛利率提升,已作用于蔬菜制品、豆制品及其他,带动公司整体毛利率提升了1.2个百分点,创历史新高。 不过,占比最大的调味面制品受销量减少所困,毛利率同比减少1.1个百分点,仍然有待市场接受。 除此之外,卫龙长期对于辣条等调味面制品品类依赖度过高,也成为品牌发展的困境。据招股书透露,目前卫龙共有四大单品年零售额已超过5亿元,分别为大面筋、魔芋爽、亲嘴烧、小面筋。不难看出,其中三款为调味面制品。 2019年卫龙调味面制品营收一度高达73.1%,近些年在品牌的有意控制下,该部分占比降至59.3%。与此同时,蔬菜制品占比显著提升,但除魔芋爽外,蔬菜制品还未出现其他“独当一面”的产品。 招股书显示,目前卫龙已规划将上市所得融资用于研发低糖、低盐、低油产品,与第三方合作研发肉制品、土豆制品等,并持续优化生产工艺降低成本。 根据《2022胡润百富榜》显示,目前卫龙CEO刘卫平身价达到220亿,名列排行榜251位。随着公司最新的业绩变动以及上市工作的推进,刘卫平是否能稳住“河南富豪排行榜黑马”头衔,值得关注。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为“第二支箭”做准备,万科拟增500亿发债额度
- 华为汪涛:迈向5.5G,产业界要做好五方面准备
- 因人员资质管理不符合规定等问题 河北银行被出具警示函
- 万达商管外拓提速,王健林手握上市主动权
- 中骏集团:保持审慎乐观,“活下去”才是现阶段的唯一选择
- 进口量飙升102.4%!棕榈油基本面“逆转”?
- 索尼推出由回收的水瓶制成的新款LinkBuds S耳机
- 六部门发文加大制造业引资力度 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在A股上市
- 一单外卖赚3元,商家苦“满减”久矣
- 导弹也玩“客串”,俄为何使用防空导弹打地面目标?
- 因人员资质管理不符合规定等问题 河北银行被出具警示函
- 泰国正大集团在越南启动鸡肉加工厂,月产能约5000吨
- 国家卫健委:增加重症救治资源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
- 多家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布局绿色金融 ESG等主题产品有望加速发展
- “双11”购物节临近,佛山市消委会发布消费提示
- 5G进入高速发展期,中国运营商5G to B收入超34亿元人民币
- 苏农银行:2593.35万股限售股将于11月29日起上市流通
- 罕见全线暴涨!外资狂加仓 更有华为突然引爆!感觉全要回来了
- 午评:北向资金净买入60.55亿元 沪股通净买入18.61亿元
- 大幅降价后,特斯拉还有哪些杀手锏
- 搜索
-